青马的学习之路,走心的线上聊影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0-04-16浏览次数:112

青马的学习之路,走心的线上聊影


2020312日晚,黄冈师范学院第五期青马班第一次线上讨论课围绕电影“小猪教室”成功开展。校党委副书记陈朝阳全程旁听,活动由校团委书记陈利主持。校团委全体同志及第五期青马班全体学员参与本次线上讨论。

本次线上讨论课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项:校团委书记陈利带领大家了解电影《小猪教室》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二项:各小组代表发言;

第三项:学员互相提问和补充发言,鼓励表达发言代表未提及的观点;

第四项:讨论总结。

课程伊始,陈利给青马学员介绍了《小猪教室》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这部影片是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小学教师黑田恭史上大学时,偶然读了教育家鸟山敏子的《碰触生命》,深受影响。1990年,他在自己任教的班上展开了一次实践教育课。“饲养一只猪,然后吃了它”。两年半后,孩子们即将毕业,“吃,还是不吃”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陈利从影片里面给青马学员提出了讨论话题,让他们分为3个小组围绕“责任”、“生命教育”进行自由讨论。

一组学员郭欣针对“责任”这个问题总结了自己小组内的发言:阐述责任的含义是什么,然后从“在汶川地震时,有个老师在地震袭来,自己先跑出教室(范跑跑)”的这个故事展开说明,提到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又从国家大事举例,2020年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年,现在又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期,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在针对其他人都不愿意负责,我要不要负责的问题上,如果是我们该做的事情,即使不是自己的选择,我们也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这是有责任心的表现。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有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才不会留下遗憾。

二组学员刘传伟对于电影中星老师的“生命教育”进行了阐述,发表了组内成员观点:星老师所采取的的体验式教育,打破传统,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留下深刻印象,老师尊重学生,把选择权都交给孩子,让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做选择。但生命教育也要遵循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从生命教育出发,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生命,而我们应当力所能及的去保护他们,他们也有感情,也懂感恩,我们也应对自己的家人懂得感恩。联想到我们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生命教育课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课程,若以后成为老师肯定会开展生命教育这堂课。因此我认为开展这门课程应该要有更多的切合点,才会达成更好的效果。特别是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进行相关的学科渗透到生命教育的内容。

三组成员们就本部电影做出了延伸思考,学员张羽之发言说到:这堂生命教育课的目的就是孩子们去理解小p这一生命吃或者不吃,需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同时也是让学生领悟这堂课的真正目的。星老师能体会学生们的感受,做出决定很难,星老师的想法也受学生左右,一直摇摆不定。其次小p留或不留,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通过让学生自己考虑讨论的过程,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这个问题里折射出中日两国教育方式的不同之处,日本的教育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中国则强调应试教育。我们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互相交换对方意见的重要,让学生明白尊重的意义,给学生带来了启发和思考,教会他们学会爱惜食物,珍惜生命。

由讨论环节中,青马学员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对于这部影片的观感。

外国语学院袁月:生命的三个因素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在生命教育的自然属性教育里,有一门是性教育。在暑期支教过程中一个7岁的小男孩能够准确的表达生理器官及其关系,恰好反映了一个生命教育正在越来越普及的现象。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这样一堂生命教育课,能够学会如何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珍爱生命

教育学院刘晴:作为一名师范生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认为这部影片《小猪教室》中所涉及到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理念引发我的思考。这是一场非常完整的生命教育课,通过体验教育的经历,我们亲身体会得到的经验是最重要的财富。因为,“生命”的意义,只有靠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丰富和储存。

讨论结束之后,陈利就本次讨论课做最后总结。她点评了各个小组的观点,一组同学在对待“范跑跑”事例,能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角色不同赋予的责任不同。她希望我们能勇敢面对责任,平时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关键时刻才能做出超本能的反应。二组同学看待问题很全面,对不同阶段的生命教育采取不同的措施,特别是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这个想法很好,让生命教育有更多的切合点,同时也让学生更有感触更容易接受。三组的发言,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为了课上敢于发言,积极讨论。在课程快要接近尾端之时,对此次课程陈利向青马班的学员提出了三点建议:1.不进行人身攻击,讨论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答案;2.要理性而不是权威;3.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一堂相聚于“云端”的线上交流课扎实推进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更是与黄师“厚德、博学、力行、致远”的校训相符,不管青马学子在哪,都能紧跟时代步伐,掀起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