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青春勇于实践,岁月自成芳华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0-09-08浏览次数:460

暑期社会实践|青春勇于实践,岁月自成芳华

 “读万卷书,自当行万里路,以求知行合一。”这个盛夏,黄师团委积极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及时下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开展我校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组织我校学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围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五个方面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黄师学子通过参与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方式彰显青春风采、扎根青春梦想。

 疫情防控常态化,炎炎夏日高温,黄师学子热情却丝毫不减。7月份,280余名学子从“新”出发,以实践体悟新时代,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努力将青春刻在祖国的大地上。

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

2020年,疫情蔓延

很多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

但烟火气息怎会消失

口罩之上的天空

释放着的是希望的讯号

 为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我校政法学院“青柠”基层服务队、音乐与戏剧学院、黄梅戏学院“麦穗”志愿者等团队充分利用专业特色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参与社区防控排查、医护子女课业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参加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为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政法学院“青柠”基层服务队成员清理街头“小广告”)

 他们是“地摊经济”小摊主,是疫情防控记录者。新闻与传播学院“记录者”团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疫情之下百姓最朴实的生活,助地摊经济,兴人间烟火。

(“记录者”团队成员在夜市摆地摊)

 爱心支教行,“后浪”暖童心。数学与统计学院“后浪”志愿服务队走近深山,用温暖陪伴和直入人心的鼓励给他们带来快乐。

(“后浪”志愿服务队成员陪小朋友玩游戏)

 育一朵花开,护一片蔚蓝。校团委“育花开”爱心助学团队携手团风县开展暑期“希望家园”活动,用真诚守护小朋友的天真烂漫,用温暖陪伴善待小朋友的奇思妙想,用所有的耐心和爱,去浇灌一个奇迹。在这不长不短的日子里,褪去羞涩,存留下属于支教的记忆。

(“育花开”爱心助学团队与武昌理工学院共同开展《民法典》课程)

 “小朋友,你喜欢听老师讲课吗?”“喜欢!主要是喜欢听相声。”“我讲课很像说相声吗?”“对呀,因为很容易就听懂了,而且听得好开心,我一下就会了!”这是上课的小日常,小朋友的肯定是赠予老师最好的礼物。

(小朋友描绘的“育花开”大家庭)

落实脱贫攻坚,践行对标补短

披星戴月扶贫路

访村入户识贫都

精准帮扶打前线

春风十里,真情撒满人间

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是全面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要求。我校青年大学生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凝聚黄师力量、贡献黄师智慧、讲好脱贫故事、展现变化历程,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制度自信。

 脱贫攻坚,扶贫调研。政法学院“脱贫攻坚”青年志愿调研小队精心策划,以明晰的思路引领脱贫,用实际行动增强村民的信心,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结合团队成员的智慧,让产品走出“农门”,逐渐打开小康的大门。

(“脱贫攻坚”青年志愿调研小队成员询问农民农产品的销售情况)

走入乡野,让地标优品销往各地。商学院“智旅优品调研团”向着朴实的乡亲,走近层叠的大山,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农民的心田。体察民情,真抓实干。“一乡一业”蓬勃发展,“一村一品”正在实现。

(“智旅优品”团队成员观察本地人制茶过程)

勇担青年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一座小村的变迁

折射出亿万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热切期盼

农业强不强

农村美不美

农民富不富

三农”发展铺开了斑斓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商学院“游益兴农”暑期社会调研等团队正在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繁星”之育苗园团队成员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大手牵小手,共扬学子梦。地理与旅游学院“大手牵小手”团队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不因疫情而停滞。团队成员以老带新,经验互享,分成三支队伍一同前进,团队发展

 断代,根据调研情况围绕项目进行深入探讨,致力爱心教育,不忘公益初心。

(“大手牵小手”团队成员询问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有一群人正在路上。农村改厕忙,时迎新面貌。建筑工程学院“互联网+”厕所革命团队解民忧。“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是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团队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厕所供水系统,改善厕所卫生状况,树立文明标志,让“方便”更方便。

(“互联网+”厕所革命团队设计图)


服务文明新时代,志愿精神留身边

志愿服务像白日里的一缕光

不会那么耀眼

但少了每一缕光

也就不会有白日

绵薄之力化作一缕光

千千万万汇聚成希望

 我校青年深入基层,开展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志愿服务活动。

 夏天的无限生机是从每一天的早晨开始的,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教育学院“繁星”之东坡文化社会实践团队踏入了遗爱湖公园这处宝地。晨练的人接踵而至,几位散步的老爷爷微笑着走了过来:“耶,你们怎么都穿一样的衣服哩?”团队成员连忙答道:“我们是做关于家乡文化——东坡文化的社会实践,为了传承和发扬东坡文化。”老爷爷竖起了大拇指,微笑着说:“不错不错!家乡是养育你们的地方,长大了,就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为推进家乡蓬勃发展,“繁星”之东坡文化社会实践团队在建言献策。

(“繁星”之东坡文化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赤壁公园)

 普法先行,与法同行。政法学院“与法同行”调研团队携手基层群众,开展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共奏和谐中国曲。

(“与法同行”调研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微光”前行,照亮心灵。数学与统计学院“微光”公益团队化作梦想的指示灯,为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的孩子们提供志愿服务。“隔屏不隔爱”,用爱心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带着热忱,带着正能量指引孩子的人生。

(“微光”公益团队成员线上授课)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充满挑战,我校各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注重探索在低风险地区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开展活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联动深入基层体民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探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和载体,依法依规组织各项实践活动,为疫情防控出谋发力,以当代新青年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融入人民的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努力在实践中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