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关爱行动,我们在蕲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7-12浏览次数:73

“薪火”关爱行动,我们在蕲春

 

记者 彭钦锋 熊莹 通讯员 罗佳雯

 

编者按:学校发动,院系组织,自己联系,交通、生活等开支自理,黄冈师范学院有这样一群大学生,怀着满腔热情,利用假期时间,走进黄冈市蕲春县大同镇大同中心小学。这里有很多都是留守儿童,26名薪火“小火苗”们开始了他们的一段关爱留守儿童之旅。人生不是一小小的火苗,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明亮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有爱心的人们。

 

   “老师,你们都教我们什么啊?”“老师我想学舞蹈。”“老师,你们会在这儿呆多久啊?”......79日,在蕲春县大同镇大同中心小学,一群孩子围着新来的老师问个不停。

   “你们这一个月要关注的第一个要点是学习,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事,其次是兴趣,在玩中培养兴趣,寻找自己的天赋。”六年级班主任吴艳超正在和他们班的孩子进行着沟通。他说,他希望通过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将学生们的态度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教育是用心的活动,唯有去经历,唯有去思考,才能做好一个教师。

    “哈哈哈......”受到一阵笑声的感染,走进五年级的教室,文史课程老师陈希正在用滑稽的表演和幽默的笑语逗得同学们大笑。他说:“文史小天地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文和史是不分家的,我想以讲故事的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小朋友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将一些含有典故的成语故事学以致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文史小天地课程首次开课,主要内容是以文学和历史知识为主线,以老师讲述小故事的形式引起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支教的孩子当中,有很多都是留守儿童。队员们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照顾他们,陪伴他们度过暑期快乐的时光,让他们感受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小火苗”们用他们的爱心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用独特的上课方式吸引着孩子们,就像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孩子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就像春天里的一场细雨让孩子们感受到清润的情感体验。

    在班歌课上,孩子们没有丝毫懈怠,对待其他课一样认真,听过一两遍歌曲后,孩子们就能跟着曲调轻轻唱。薪火“小火苗”杨诗卉说:“我们总是以师长的身份警告孩子不准做什么,却没有仔细分析他们行为动机是受其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影响。教导孩子,仅靠满满的爱心是不够的,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倾听他们内心的需求,洞察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通过他们的歌声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的世界如此单纯,一些很小的事就能打他们的心。薪火“小火苗”们的到来如一场甘霖,将他们的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孩子们。

   “妈妈,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总是会嘲笑我不会走路,我什么时候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呢?”田铭说。田铭是一位早产儿,父母在他四岁时发现他和其他孩子不同,他不能自己走路,生活不能自理。占女士(田铭的母亲)说到:“他十分渴望学习,想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教室里上课,知道“薪火行动”团队在假期要来学校补课,立刻将协议书带回家给我签字,平时在家他特别懂事,他十分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会尽全力去料理他的生活,不会给新来的老师们带去压力,尽可能的减小老师们的负担,为了他,我什么都愿意做。”放学时他一步一步踉踉跄跄地往前走着,妈妈只是在一旁替他打着伞,并没有搀扶他。孩子需要这样的勇气去尝试,而这样的孩子同样需要社会给他提供自我成长的舞台。可怜天下父母心,“薪火行动”团队能做的就是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感受到这份温暖,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目前,近300名留守儿童在这所小学学习,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薪火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借鉴去年前往恩施利川市的支教经验,根据大同中心小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了语、数、外常规课程,同时也开设了文史小天地、朗读与演讲、舞蹈、绘画、手工、体育等特色课程,从各个方面去关注留守儿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如果拥有是一种财富,那么每个人都是富人;如果失去是一种负荷,或许每个人都已超载支教生活是一辈子的财富,深深地存在于每一个队员的心中。点燃火苗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后记: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脆弱的,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能给他们的是一句鼓励,一个微笑,一个外面的世界。不可否认,支教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大多是民间组织和自发组织,因此系统和结构尚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短期支教。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多彩的快乐就像彩虹和梦一样美好而又短暂,给孩子们留下巨大的心里落差。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做好这些工作呢?首先做好策划和安排,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既不给村民带去压力,也能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其次,与支教学校取得紧密联系,勇敢大方地去接触当地村民和孩子,了解他们家庭存在的困难,虽然我们带去不了多少,但爱的行动必定能给他们带去希望,哪怕是一点点,都值得我们坚持。我们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很难系统的为他们讲解知识,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他们一生,习惯改变生活,细节决定成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投身于支教事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