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巡礼
本网讯(通讯员 邓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暑期,我校29支实践团队分别在7、8月奔赴庐山、宜昌、十堰、襄阳、随州、恩施、黄冈各县市开展支教、关爱空巢老人、环保宣传、送科技下乡、送文艺进社区活动和经济、社会、生态、教育等领域的调研。实践活动有声有色,效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中青网、全国“三下乡”官网、荆楚网、黄冈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9月26日,我校举行了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评审会。会议共评出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校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 10月21日,我校举行了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表彰大会,共表彰12个优秀团队,10位优秀指导老师,12位先进学生个人。
现将部分实践团队活动剪影展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青春,在艰苦中得到磨练

体育学院“乐动益行”团队,在延续了去年的环保遗爱湖活动基础上,起早贪黑在遗爱湖广场带领、指导广大市民朋友们进行瑜伽、太极、五禽戏等健身活动。在开展公益健身活动的同时,还带领志愿者们一起在遗爱湖进行垃圾清理等环保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青峰队,冒着酷暑深入森林采集、研究濒危植物标本,调查、探寻濒危植物的生存现状,呼吁更多社会人士保护濒危植物。

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的“木兰队”分别走访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的红安、麻城、大悟等8个县市,开展大别山实验区县域旅游效应对比研究。在问卷调查中,他们遭遇过闭门羹,受到过敷衍打发,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计算机学院“梦·翼网直前”团队,在蕲春县各大社区附近摆摊设点,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旨为送科技下乡,为当地居民提供计算机维修、电脑技术指导等服务。
青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商学院的Kinlon暑期团队队员在随州参观反光喷绘布公司,并的队员者亲自上阵,参与车间样板制作,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商学院的“爱之心”团队来到黄梅县柳林乡开展山区经济发展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的调查研究,期间参与到乡镇企业车间的生产当中。通知调查,他们深深感到实践出真知。
青春,在帮扶中收获感动

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的“蚁工帮帮团”,在蕲春县株林镇关爱空巢老人,给老人送去爱心和温暖,老人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让他们深深感动。

外国语学院“蒲公英”团队,鄂西武陵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得到支教帮扶的小女孩,当得知“哥哥、姐姐”们要离开的消息时,依依不舍因而泪流满面,让我们的队员们感动不已。
青春,在笑脸上得到升华

“凝聚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美术学院“曙光”山村行实践团队走进湖北远安县和蕲春县,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给山村留守孩子带去快乐和希望,并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情牵蕲春山村教育,心系大同留守儿童。”文学院“薪火行动”在蕲春县大同镇为298名留守儿童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正是有“薪火”的关爱,孩子们的脸上才多了几份灿烂的笑容。

“爱撒山区,敬老爱幼。”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繁星”团队在十堰郧县开展帮扶活动,服务对象包括福利院的56名老人、7名孤儿,以及谭家湾“希望家园”的54名儿童。这里有欢笑,有希望,有满满的爱。
部分暑期实践活动报道链接:
7月18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用题为“剪一段时光,用爱成全初心”报道黄冈师范学院“曙光”山村行团队赴大别山区关爱留守儿童。
8月19日,共青团湖北省委网站报道黄冈师范学院曙光团队的志愿者来到蕲春县张塝镇陈广村陈广小学建设希望家园的事迹。
7月21日,荆楚网报道黄冈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蕲春顺利开展。
7月23日,湖北文明网报道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在十堰郧县参加希望家园,关心留守儿童。
8月12日,中国青年网报道黄冈师范学院“繁星”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与孩子和老人一起为青奥加油、祝福。
7月24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报道黄冈师范学院的一群大学生走进蕲春大同镇大同中心小学,26名薪火“小火苗”开始了一段支教之旅。
7月24日,黄冈新视窗网消息以视频形式播报黄冈师范学院 “薪火”行动团队进蕲春,关爱留守儿童。
8月28日,共青团黄冈市委报道黄冈师范学院学生志愿者赴黄梅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8月30日,楚天时报报道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成立爱心社关爱尘肺病农民。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