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红色文化,保绿色之境——生命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正在开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21浏览次数:20

 (通讯员 刘曼霞) 脚踩着黄泥,头顶着白云,听着泉声,嗅着花香,黄冈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晨希队”来到了大别山主峰风景区。大山里、丛林里、景区里还有广场上,都留下了“晨希队”队员的脚步。他们在这里考察当地的旅游开发情况、物种保护情况,宣传红色旅游开发与物种多样性保护意义,团结吴家山林场政府力量,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实践活动。

武当风云秀,大别天下雄

  纵使烈日当头,纵使荆棘丛生,黄冈师范学院“晨希队”的队员们依然绽放着笑脸,迈着坚定的脚步,穿梭在山林间,考察山上的植物分布情况,探寻山上的动物分布情况。

  在专业考察之余,队员们还在南武当等景区,对游客进行大别山旅游开发及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用行动落实团队理念,用努力积聚力量,用真心获得支持。

千里跃进大别山,万物滋养沃土红

这是一间黄土屋,里面住着一位老奶奶,若不是门口那块木匾,或许我们都不会发现它的存在;若不是那木匾上的那些字,或许我们都不会在此驻足。

这简陋的建筑,承载着一个故事,让我们回想到那个艰苦卓绝的时代;这简陋的建筑,见证了一段历史,记录着民族振兴的足迹;这简陋的建筑,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明白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拼搏奋斗的必要性。

实践思考

“晨希队”通过在大别山主峰风景区的考察发现,随着红色旅游在该地区的逐步发展,旅游资源也就可能面对的破坏和衰退的命运,如何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又可以可持续的保持环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首先,对于那些旅游会导致大别山景区内水体、空气污染的活动要严格的限制开发甚至不允许开发。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对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否则,大别山区的环境将面临巨大危害,生物多样性将面临巨大威胁,红色资源将面临巨大迫害。因此,对大别山的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原有生态为前提,红色旅游要和绿色资源同时建设,才能更好地产生“红绿结合”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