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薪火助梦想 活化国学进农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7-26浏览次数:31

传递薪火助梦想   活化国学进农村

我校文学院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恩施分队开展国学支教活动

本网讯记者 贺筱颖 陈梦娜 舒雅苇 熊晓国学助梦传薪薪之火,千里相会递拳拳之心。7月4日,黄冈师范学院“薪火行动”支教分队赴恩施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小学开展国学支教活动。此次活动意在弘扬国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孝”、“礼”等概念,传播给农村的孩子们,并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一人一卡保安全   各门各科冶情操

7月6日上午,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小学门口围着一群孩子和家长。孩子们叽叽喳喳,家长们也在热烈地讨论着。“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报名招生的现场。薪火队员们提前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的队员在迎接家长、有的在解答家长疑惑,有的在登记报名,忙得不亦乐乎。送孩子过来的家长们围着队员仔细问:“这次活动要持续多久啊?”、“开设了哪些课程呢?”……队员都一一细心解答。家长们也对‘薪火’义务支教表示支持与感谢,“孩子们放假在家就是玩,出去玩又不放心,还不如去学点东西。”据悉,今年“薪火”团队将延续去年的支教模式,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将学生分为三个班,在教学课程安排上,“薪火”团队以“国学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开设了“唐诗宋词”、“朗读演讲”、“先秦经典”等特色课程,同时也安排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兴趣课程。

据了解,长期以来,“薪火”支教团队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一直遵循“人卡交换”制度,即家长凭卡接送孩子。家长们对这种保障学生安全的接送制度也表示支持与配合。对此,队长郑甘露强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以孩子的安全为前提”。

 

在紧张的报名招生以后,7月7日早上,三个班的课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班的朗诵课上,男女同学分小朗读《我的家》,“爸爸是一块田野,妈妈是一块田野,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在两块田里跳来跳去”,稚嫩的声音在安静的校园回荡。二班同学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狮子、熊猫、蜜蜂等动物的画法。三班的诗词课,师榕老师寓教于乐,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带领学生学习诗词。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校门口,许多家长已静候多时,凭借手中的学员卡接到孩子。回家的路上,一把把花伞在细雨中绽放,童真的脚丫在洼地上踩出阵阵水花,“薪火”队员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脸上浮现满足的笑容。

 

一声一调传真情   一言一行显风采

首诗,传承千年文化;一篇文,照亮成长之路。7月13日上午,“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举行了第五届“薪火杯”朗诵比赛5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最终,来自2班的谢礼娇和3班的李鑫荣获个人组一等奖,1班的谢瓯瑞、王吉紫怡、王梦哲获得团体组

一等奖。

比赛中,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一段段精彩的诵读,一张张欢快的笑脸深深感染了在座的观众和评委个人组中2班的谢礼娇带来的朗诵是《在山的那边》,她稚嫩清脆的声音和丰富的感将年少的疑惑、幻灭的失望和凝聚的信念演绎得生动感人3班的李璐朗诵的《我想》把观众带入到小孩子丰富的想象中,她用肢体表现诗中“安”、“接”、“伸”、“飞”等动作,使朗诵更加形象有趣;2班的唐可馨站姿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节奏把握准确。团体组中1班的谢瓯瑞、王吉紫怡、王梦哲脱稿朗诵《我长大了》,这三个小朋友发音标准、动作可爱配合默契,表现了诗里主人公对成长的疑问、思索和明白长大是蜕变的过程。 作为一等奖的获得者,李鑫说:“这次获奖有点意外,感谢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肯定,我会继续努力的。”谈到这次比赛,薪火队员杨婕说道:“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们的勇敢,无论是否会获奖,他们都积极地准备,尤其是一个普通话并不太标准的小男孩,他报名参加了个人赛。那种善于挑战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后记

麂子渡村村支书唐和对这次义务支教活动表示大力支持,在与薪火队员交谈时说道:“你们大学生来我们这里义务支教,我们是非常欢迎的。孩子们能学到一定的知识,你们也能有所收获,希望你们这次支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家长也表达了对义务支教的支持,经常给薪火队员送来食材。

据悉,“薪火”团队接下来还将举办国学知识竞赛和汇报演出等活动。“薪火”团队将继续秉承“关注山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宗旨,在传递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