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历史照片拍摄于74年前,1945年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1945年9月3日,被全世界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74年前的这一天,每个中国人都必须铭记。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浴血奋战14年,3500多万同胞伤亡,为了这一天,无数先辈们为了国家之存、民族之续、人民之安做出了伟大牺牲。一转眼,又是一年9月3日,这个标记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提醒着一代代后来者铭记胜利背后的巨大牺牲,更激励着人们赓续在血与火中淬炼升华的精神。他们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年为保卫河山,他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时光匆匆,如今他们或已逝去或渐入风烛残年,“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隆重举行举国上下一同纪念这个伟大日子,抗战老兵首次乘车受阅,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的102岁,他们为民族和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他们行军礼接受检阅的一幕令无数人动容。陈廷儒就是那位最年长的参阅老兵,当年任小学校长的他
毅然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在敌后战场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不少亲人因受到牵连被残忍杀害。还有张玉华老将军,受阅时,他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以一个标准军礼戳中全国人民泪点,而他敬礼的右手曾在抗战中被子弹打穿。更令人振奋的是威武霸气的参阅装备,铁流滚滚、所向披靡,鹰击长空、锐不可当,当年的贫弱一去不复返。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节当天,又将在北京举行阅兵式,这是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将安排部分先进武器装备首次亮相,规模比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更宏大。
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今天,是我们必须铭记的日子,我们致敬先辈,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