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奋斗,黄师学子最夺目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9-12-20浏览次数:227

谁的青春不奋斗,黄师学子最夺目

青春似火,超越自我

放飞梦想,铸就未来


2019713日至20日,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第十四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会”比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93所国内高校的京剧爱好者带来了336个精彩的参赛节目,来自我校音乐与戏剧学院、黄梅戏学院的三名2017级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李莎莎、周晓丹和陈紫潇,在张来敏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取得了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的优异成绩,为我校争得荣誉。

本次活动是由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高校京剧委员会与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也是历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年,突出的特点是京剧在大专院校已开花结果。参赛年龄在18—22岁的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参赛人员有的已达到专业水平,这与各高校对京剧社团的重视和支持分不开。

整个活动特邀京剧大师尚长荣、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名誉院长荀派名家孙毓敏、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陈霖苍等业内大咖担纲评委,他们全程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审、点评,彰显了比赛的专业性、严谨性和公正性。

201971日至5日,在无锡举办了“首届(中国)‘天籁之声杯'全国排箫邀请赛”,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的2018级学生杨钢、刘洋、李海桥和程燕四名同学在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上接触到排箫,经我校音乐与戏剧学院、黄梅戏学院张来敏老师的指导和一学期业余时间的刻苦学习,参赛的四个独奏和一个合奏曲目均获得个人一等奖1个、个人三等奖3个、集体3等奖4个的优异成绩,张来敏老师获得“首届(中国)‘天籁之声杯'全国排箫邀请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次邀请赛邀请了国际排箫演奏家琪拉女士和台湾排箫演奏家张中立先生全程担任评委,彰显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

排箫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乐器。明代以降,逐渐被洞箫(即竖箫)所替代,断代几百年,但其独特的音色和技术是洞箫所取代不了的。

2015年始,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原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排箫泰斗、中国排箫艺术研究会会长林文增先生的带领下,中国排箫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林文增院长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提案:关于我国各大艺术院校开设排箫吹管乐器专业已迫在眉睫!这很快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复和支持。

在今年我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之际,张来敏老师作为排箫教师积极递交了开设排箫选修课、主修课程的申请和相关材料,深切地期盼中国排箫之花能在我校盛开!


青春正飞扬

青春正韶华

让我们

激情澎湃

扬帆起航




上一篇:下一篇: